******医院发展需求,拟在近期对以下项目(参见附表)进行院内需求论证及参数论证进行市场调研,请各品牌厂家或代理商见本公告后,将相关报名资料发送到我院医疗设备科邮箱:******,并在邮件标题注明挂网公告编号、报名公司名称、响应货物编号(邮件标题严格参照如下格式:公告第xxxxxxx期XX公司报名xxx号货物,报名多个货物可用连接符或顿号隔开),望相互转告。
一、报名资格要求
1、国内注册(指按国家有关规定要求注册的)生产或经营或维修本项目的资质,具备法人资格的供应商。
2、对在“信用中国”网站(****** )、中国政府采购网(****** )等渠道列入失信被执行人、重大税收违法案件当事人名单、政府采购严重违法失信行为记录名单及其他不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条件的供应商,不得参与本次调研活动。
二、报名时间及方式
1、报名方式:本次院内市场调研报名仅接受电子邮件方式报名,公告货物采取一次性邮件报价形式,报价要具备市场竞争力。
本次市场调查旨在全面掌握市场供需状况、产品技术参数及其价格信息,特此声明,此举绝非招标行为。我院不会与任何参与调研的供应商进行直接谈判或磋商,且本次调查结果与后续采购决策无直接关联。我院将根据实际情况审慎决定是否启动采购程序。(报名成功后报名邮箱会自动收到来自我院收件邮箱的自动回复)
2、报名时间:2025年9月26日--2025年10月10日
3、报名邮箱:******
4、咨询电话: 医疗设备科 梁工 ******
三、报名必备材料(见附件下载):
1.?填写报名报价表。
2.?填写产品技术需求响应表。
3.?填写设备耗材信息情况记录表(如果设备涉及耗材)。
4.?交资质证件 (包含但不限于):厂家/代理公司营业执照、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或二类备案、销售授权书、厂家生产许可证、产品注册证等。
5.?提交报名产品的具体参数信息或参数表(提供可编辑word版本)
6.?提交认为有必要的材料:对应的宣传图册及影响报价、参数具有指向性等相关的资料或说明、产品历史售价参考
上述报名材料(1、2、3点)材料一式两份,其中一份为可编辑的办公文档(不带用盖章),另一份为加盖报名公司公章的扫描件(pdf格式文件或图片文件),报名材料排好序以rar或zip压缩包的格式通过电子邮件附件的形式发送到医疗设备科邮箱
******医院医疗设备科
日期:2025年9月26日
附件(报名材料下载):
项目附表:(参数仅是市场调研初步意向参数,各厂商或代理商可针对全部货物或单一货物提供具体响应数值以及参数的修改意见)
货物 编号 | 货物名称 | 数量 | 单位 | 意向需求技术指标要求 |
gz11-1 | 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 | 1 | 套 | 一、基本要求及用途 用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外周血管、肿瘤以及一些非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配置要求 1.悬吊式机架,具备大角度旋转范围,满足各种手术摆位,可以进行机架正位和侧位旋转的采集图像,具备同步旋转和伺服旋转功能;2.高清水冷平板探测器16bit,具备有FDA认证的低剂量平台,三焦点球管、热容量高且具备熔断保护功能;3.具备三维工作站和类CT功能(包括双期类CT);4.具备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支持将CT、MR或PET三维影像与血管机影像实时融合。 三、具体规格及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 用途心、脑、全身血管造影的介入治疗 硬件部分 1、高压发生器 1.1高压发生器功率≥100KW 1.2高压发生器最大管电流≥1000mA 1.3高压发生器最小管电压≤50KV 1.4高压发生器最大管电压≥120KV 1.5高压发生器最短曝光时间≤1ms 2、X射线球管 2.1球管阳极热容量≥3.7MHU 2.2球管管套热容量≥6.9MHU ▲2.3球管阳极散热功率≥6720W 2.4球管阳极散热效率≥544KHU/min 2.5球管焦点≥2个 2.6最小焦点≥0.3mm 2.7最大焦点≤1.0mm 2.8最小焦点功率≥20kW 2.9最大焦点功率≤115kW 2.10球管阳极靶边直径≥140mm 2.11球管阳极靶靶角≤11.25° 2.12球管10分钟阳极持续输入功率:≥4500W 2.13球管20分钟阳极持续输入功率:≥3200W 2.14球管阳极转速:≤9600转/分钟 2.15球管内置多档金属滤片,最厚档铜当量≥0.3mm 2.16球管搭配遮光器,遮光器位置可存储 2.17球管冷却采用油直冷或油冷+水冷技术 3、平板探测器 3.1平板探测器类型≥16bits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3.2平板探测器分辨率≥3.25LP/mm 3.3像素尺寸≤160um 3.4平板DQE≥77% 3.5平板探测器带有非接触式防碰撞保护装置及防碰撞自动控制 3.6平板探测器最大有效成像视野≥29cmx29cm 3.7平板探测器≥8种物理成像视野FOV,以适应不同部位介入需要 3.8平板采集矩阵≥1900x2580 3.9平板探测器具备主动散热或被动散热 3.10平板探测器可旋转 4、机架 ▲4.1机架等中心点到球管焦点的距离≥78.5cm 4.2机架转动轴≥6个 4.3机架C型臂旋转速度(非旋转采集)LAO/RAO≥20°/秒 4.4机架C型臂环内滑动速度(非旋转采集)CRAN/CAU≥20°/秒 4.5机架在头位时CRA≥50° 4.6机架在头位时CAU≥45° 4.7机架在头位时RAO≥117° 4.8机架在头位时LAO≥105° 4.9机架在侧位时RAO≥50° 4.10机架在侧位时LAO≥45° 4.11数码显示所有C型臂旋转角度信息 4.12机架C臂弧深≥80cm 5、原厂手术床 5.1床面长≥280cm 5.2床面宽≥45cm 5.3床面采用透X射线的碳纤维材料 5.4床面水平方向旋转角度范围≥270° 5.5床面水平方向旋转180°并锁定 5.6床面升降范围≥28cm 5.7床面最低高度≤78cm 5.8床面横向运动范围≥36cm 5.9床面纵向运动范围≥115cm 5.10床面纵向运动伸出最远端时,无需回床即能在床面任意位置进行CPR,保障紧急情况下的安全 5.11手术床最大承重≥310KG 6、人机交互 6.1手术间图像输出设备≥4台 6.2控制室图像输出设备≥2台 6.3手术间具备液晶触摸控制屏1套 6.4手术间具备机械与图像控制模块1套 6.5手术间具备透视曝光脚闸1套 6.6手术间具备头托1套 6.7手术间具备穿刺用臂托1套 6.8手术间具备床夹2个,用于安装截石位检查脚架 6.9控制室具备曝光手闸1套 功能与软件部分 7、透视及射线剂量防护 7.1具有铜滤片自动插入技术消除球管软射线 7.2具有床下防护铅帘,悬吊式防护铅屏,配悬吊式手术灯 7.3具有管球内置栅控技术 7.4具备脉冲透视 7.5床旁可直接选择透视档位≥3档 7.6可存储单幅及序列透视图象,单次储存≥600幅 7.7最大脉冲透视速度≥30幅/秒 7.8最小脉冲透视速度≤3.5幅/秒 7.9具有透视末帧图像保持功能 7.10具备最新的低剂量平台 7.11具有射线剂量监测功能 7.12具备透视图像存储功能 7.13透视冻结图像上可实现无射线调节遮光器、滤波片位置 7.14具备无射线下零剂量定位功能 8、旋转采集 8.1具备2D与3D旋转采集功能 8.2L臂在床头位时可做旋转采集,所采集数据可用于三维重建 8.3L臂在床侧位时可做旋转采集,所采集数据可用于三维重建 9、网络与接口 9.1具有DICOM格式发送功能 9.2具有DICOM格式打印功能 9.3具有DICOM格式搜索功能 9.4具有DICOM格式病人列表功能 9.5具有DICOM格式状态通讯功能 9.6具有激光相机接口 9.7具有高压注射器接口 10、图像采集处理功能 10.1心脏采集最大帧率≥30帧/秒 10.2外周采集最大帧率≥6帧/秒 10.3具备实时减影功能 10.4硬盘图像存储量1024x1024矩阵≥36000幅 10.5具备心室分析软件 10.6具备冠脉分析软件 10.7具备智能路径图功能 11、具备三维血管图像重建功能 12、具备类CT重建功能 四、售后服务 1.提供对机房及电源的要求 2.开机率≥95% 3.现场免费培训操作人员 4.免费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 5.如设备出现故障, 接到通知后48小时内工程人员应到达现场 |
gz11-2 | 医用血管造影X射线机(DSA) | 1 | 套 | 一、基本要求及用途 用于心血管疾病、脑血管、外周血管、肿瘤以及一些非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二、配置要求 1.悬吊式机架,具备大角度旋转范围,满足各种手术摆位,可以进行机架正位和侧位旋转的采集图像,具备同步旋转和伺服旋转功能;2.高清水冷平板探测器16bit,具备有FDA认证的低剂量平台,三焦点球管、热容量高且具备熔断保护功能;3.具备三维工作站和类CT功能(包括双期类CT);4.具备多模态影像融合技术,支持将CT、MR或PET三维影像与血管机影像实时融合。 三、具体规格及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 1 X线高压发生器装置: 1.1 发生器功率≥100KW 1.2 最大管电流支持≥1000mA (100KV/100KW时) 1.3 高频逆变频率≥100KHz 1.4 最小管电压≤40KV 1.5 最大管电压≥125KV 1.6 最短曝光时间≤0.5ms 1.7 最大连续透视功率≥3500W 1.8 无需测试曝光进行自动曝光控制 2 X线球管: 2.1 最大透视管电流≥250mA 2.2 球管阳极连续高速旋转,转速≥12000转/分 *2.3 阳极热容量(非等效)≥5.2MHU 2.4 管套热容量≥7.3MHU 2.5 阳极最大散热功率≥18000W *2.6 球管焦点≥3个 2.7 最小焦点≤0.3mm 2.8 最小焦点功率≥26KW 2.9 为提升连续透视功率,要求所有焦点采用平板灯丝技术,非传统钨丝技术 2.10 为提升透视图像质量,要求焦点可实现标准正方形 2.11 中焦点≤0.4mm 2.12 中焦点功率≥40KW 2.13 最大焦点≤0.9mm 2.14 最大焦点功率≥90KW 2.15 球管带有防碰撞保护装置 2.16 球管采用油冷加水冷的冷却方式 2.17 球管采用液态金属轴承技术,非滚珠轴承 2.18 具备焦点熔断技术,允许1个焦点熔断球管依然可以正常使用,不需要更换球管,且术中亦不影响正常使用 3 机架系统: 3.1 全自动悬吊式C臂 3.2 机架多位置预设, 存储位置不少于58种 3.3 具有智能床旁控制系统,可以控制机架和导管床的运动 3.4 C臂在头位时CRA≥ 100° 3.5 C臂在头位时CAU≥ 100° 3.6 C臂在头位时RAO≥ 180° 3.7 C臂在头位时LAO≥ 150° 3.8 C臂旋转速度(非旋转采集)≥25度/秒 3.9 C臂头位旋转采集速度≥60度/秒 3.10 C臂侧位旋转采集速度≥60度/秒 3.11 SID范围可调,最小范围≥90cm 3.12 SID范围可调,最大范围≥120cm 3.13 等中心到地面的距离≥108cm 3.14 C臂臂深≥94cm 3.15 机架旋转角度≥270度 3.16 机架纵向运动速度≥15cm/s 3.17 机架可移动至抢救位,即机架可与检查床完全分离,便于开展抢救或特殊治疗 *3.18 准直器和平板探测器具备同步旋转技术,无论C臂机架与检查床投照角度如何,平板探测器始终与检查床保持相对静止,实时图像始终保持正直向上无偏转 4 数字化平板探测器: 4.1 采用碘化铯非晶硅数字化平板探测器技术 4.2 为满足综合介入需求,要求平板为长方形平板,非正方形平板 *4.3 具备独立的平板探测器液态冷却系统 4.4 平板有效探测面积不小于38.2cm x 29.3cm 4.5 平板分辨率≥3.25LP/mm *4.6 平板像素尺寸≤154μm 4.7 动态范围≥16bit 4.8 视野≥6视野 4.9 最小视野≤8 x 8cm,最小视野对角线≤11cm 4.10 平板带有感应式防碰撞保护装置及防碰撞自动控制 ? 4.11 平板检测器光子转换效率≥77% DQE 4.12 平板上具备控制机架和C型臂运动的开关 4.13 平板内具备可抽取滤线栅 4.14 平板四侧均有智能调节按键,保证了手术操作的便利性,平板每一侧面按键不少于3组 5 导管床: 5.1 碳纤维浮动床面 5.2 床长≥280cm(不包含延长板的长度) 5.3 床宽≥45cm 5.4 床的最大病人承重≥250KG + 100KG(CPR) 5.5 床的最大物理承重≥390KG 5.6 床的纵向运动范围≥125cm 5.7 床面的垂直升降范围≥32.5cm 5.8 床面的旋转±120° 5.9 床面的横向运动≥±17cm 5.10 导管床手臂支架,床垫,输液支架 6 液晶触摸控制屏: 6.1 ?检查床旁具备液晶触摸控制屏 6.2 液晶触摸控制屏可置于导管床三边,满足不同临床操作需求 6.3 液晶触摸控制屏上可进行采集条件,对比度,亮度,边缘增强以及电子遮光器等参数设置 6.4 配备立体三键鼠标手柄,便于医生操作 7 图像采集及处理系统: 7.1 主机配备双工作站处理系统,分别完成图像采集和后处理操作 7.2 标准DR模式,速率:≥0.5-7.5帧/秒; 7.3 标准DSA模式,速率:≥0.5-7.5帧/秒;并具有实时DSA功能 7.4 动态心脏模式,速率:≥7.5,10,15,30帧/秒 7.5 高速DSA模式,最高速率:≥30帧/秒,并具有实时DSA功能 *7.6 数字脉冲透视0.5-30幅/秒,≥9档 7.7 透视图像存储量≥1024幅 7.8 图像处理包括窗宽/窗位可调节,噪声滤过及图像边缘增强的功能 7.9 具有实时动态范围管理功能 8 图像采集及处理及优化技术软件包: 8.1 由身高、体重等参数,自动测算患者不同解剖部位体厚 8.2 由被投照部位的解剖厚度及密度信息自动计算该部位的X线穿透性 8.3 由C 型臂的角度自动计算X线穿越人体的路径 8.4 图像曝光自动补偿调节 8.5 射线剂量自动适应图像降噪优化 8.6 血管边缘实时增强显影 ?? 8.7 非边缘实时增强显影,智能锐化,优化细小结构成像 8.8 运动伪影自动补偿,轮廓跟踪可自动亮度、对比度实时调节 8.9 图像质量定制化处理 9 图像显示系统: 9.1 采用医用高分辨率TFT显视器 9.2 检查室两台(19英吋)TFT显视器,分别用于实时图像和参考图像显示:控制室一台(19英吋)TFT显示器,用于主机操作以及实时图像显示 9.3 可视角度(水平及垂直可视角度)≥170° 9.4 显视器分辨率≥1280 x 1024 9.5 配有四架位监视器悬吊架,监视器吊架可置于床左右两侧及床尾 9.6 监视器悬吊架可纵向及旋转运动 10 图像存储及图像分析系统: 10.1 主机硬盘图像存储:1024 x 1024矩阵,容量≥25000幅 10.2 主机硬盘图像可存储在CD/DVD光盘上,同时CD/DVD光盘上的图像可回传至主机硬盘 10.3 自动回放采集序列 10.4 回放序列的速度及方向可调 10.5 可进行减影及非减影切换 10.6 后处理功能包括:选择路标图像、电子遮光器、边缘增强、图像反转、附加注解、选择图像、移动放大、造影图像自动窗宽和窗位调节、重定蒙片、手动自动像素移位等 11 智能二维路径导航功能: 11.1 可实现传统Roadmap功能 11.2 可使用DSA采集序列中任意一副减影图像作为路径图 11.3 可使用DR采集序列中任意一副图像或任意一副透视图像作为路径图 11.4 路径导航功能可用于心脏介入 11.5 实时透视图像与路径图像叠加,可淡进淡出,循环显像 11.6 可对路径图中的血管影像、介入植入物(导丝导管、胶、弹簧圈等)、解剖背景的亮度进行分别的独立调节,以满足复杂介入操作引导的需要 12 实时旋转DSA: 12.1 为方便神经及外周血管介入,要求机架可在头位及侧位进行旋转采集 12.2 头位机架旋转采集最快速度≥60度/秒 12.3 侧位机架旋转采集最快速度≥60度/秒 12.4 侧位机架旋转采集范围≥200度 12.5 最快采集速率≥75帧/秒 12.6 真正意义的动态血管实时旋转DSA,包括蒙片及充盈片两次采集过程,实时显示,无需后台减影 13 高级三维图像后处理工作站: 13.1 具有独立的三维重建及分析工作站 13.2 Intel? Xeon, 3.6GHz以上CPU,六核 13.3 RAM:≥64GB 13.4 图像硬盘容量:≥1TB 13.5 可进行图像后处理,包括图像全幅和局部放大,多幅图像显示,图像边缘增强、边缘平滑,图像正负像切换 13.6 配备全兼容性的CD/DVD刻录系统,可制作标准血管造影光盘,输出及叠加单幅图像,可用AVI文件输出完整图像 13.7 光盘刻录数据可随时回传至主机,并进行后处理、分析 13.8 控制室:≥19英吋高分辨率LCD彩色监视器一台 13.9 可完成全身各部位(包括神经,胸腹,四肢)三维图像的重建、后处理、显示和归档 13.10 最短重建时间: ≤30秒 13.11 具有快速二维和多平面显示、回放。三维处理:3D血管表面重建(SSD)、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3D容积重建(VRT) 14 三维血管路图导航功能: 14.1 三维血管路图导航功能,可将三维血管路图与实时的二维透视图像叠加,在检查室床旁实时显示导管、导丝、弹簧圈在三维图像中的走行 14.2 三维路图能够自动追踪C臂角度、检查床面即解剖投照位置、投照视野大小、SID位置变化,提高治疗准确性,安全性及工作流程 15 血管机类CT成像功能: 15.1 能完成CT断层图像重建和显示 15.2 机架最快旋转速度≥60度/秒,旋转角度≥200度 15.3 类CT最快扫描速率:≥75帧/秒 15.4 重建矩阵512 * 512 15.5 最短传输及重建时间:≤60秒 15.6 密度分辨率:≤5Hu 15.7 可实现CT图像与三维血管的双容积显示,便于观察血管与软组织关系 15.8 床旁可实现对血管机类CT图像采集、重建及后处理等操作 16 三维/三维融合功能 16.1 血管机类CT,CT, MR和PET影像均可作为融合影像,进行融合处理 16.2 多个自由度的可视算法 16.3 运用解剖标记,可方便地进行标记编辑,进行点对点的标记配准 16.4 可并列显示相关点对点的信息 16.5 在不同2个显示(影像)间调级2维单色显示和伪彩显示平衡 17 二维/三维融合功能 17.1 术前CT等三维图像可以直接和术中实时透视图像进行融合,且完成骨性标记的配准 17.2 融合过程无需术中在血管机上进行三维或者其他的容积成像 18 射线剂量防护技术: *18.1 低剂量高清影像链平台技术,提供IGS Autoright平台,或Dosewise+Clarity平台,或CLEAR MAX平台等 18.2 采用铜滤片自动插入技术消除球管软射线,无需人工干预 *18.3 自动插入铜滤片数≥5片 18.4 透视图像存储功能:最大透视图像连续存储时间≥68s, 透视序列可以同屏多幅图像形式显示于参考屏上 18.5 具有射线剂量监测功能,透视时,表面剂量率显示;透视间期,显示积累剂量,区域剂量和剂量限值 18.6 具有床下防护铅帘,悬吊式防护铅屏 18.7 透视末帧图像上可实现无射线调节遮光板、滤线器位置 *18.8 无射线病人定位,即透视末帧图像上可实现无射线病人投照视野的改变,根据中心点的位置在无射线的条件下移动床即可到达目标位置 18.9 可以提供低剂量的透视协议 18.10 可以提供DICOM格式的剂量报告 18.11 脚闸具备低剂量采集专用踏板,脚踏时无需调节参数 19 其他: 19.1高压注射器接口 19.2 激光相机接口 19.3 DICOM Send 19.4 DICOM Print 19.5 DICOM Query / Retrieve 19.6 DICOM Worklist 19.7 原装双向对讲通话系统 19.8 悬吊式手术灯(一个) 19.9 控制室桌子 四、售后服务 1.提供对机房及电源的要求 2.开机率≥95% 3.现场免费培训操作人员 4.免费负责设备的安装调试 5.如设备出现故障, 接到通知后48小时内工程人员应到达现场 ? |
gz12 | 核磁共振成像系统(MR) | 1 | 套 | 一、基本要求及用途 3.0T磁共振成像(MRI)设备是一种高场强的医疗成像技术,主要用途包括: 1.诊断:用于诊断各种疾病,包括但不限于脑部疾病、脊椎问题、关节损伤、肿瘤、心脏病等。 2.详细成像:3.0T MRI提供高分辨率的图像,可以更清晰地观察到身体内部结构的细节。 3.功能成像:可以进行功能性MRI(fMRI),观察大脑活动和血流变化,有助于研究大脑功能和神经退行性疾病。 4.研究:在科研领域,3.0T MRI用于研究人体解剖结构、生理功能以及疾病的发展过程。 5.无创检查:与CT扫描相比,MRI不使用辐射,是一种无创的检查方式,适合重复检查和长期跟踪。 二、配置要求 3.0磁共振成像设备一套以及配套设备和设施。 一、核心硬件参数 1.主磁体:≥3.0T超导磁体,零液氦消耗(4K冷头+1400L液氦容积),磁场均匀度:10cm DSV ≤0.005ppm,支持主动屏蔽技术。磁体长度≤181cm,患者孔径≥60cm,磁体稳定性≤0.1ppm/h。 2.梯度系统:水冷全数字控制,最大单轴梯度场强≥60mT/m,切换率≥200T/m/s,最短爬升时间≤0.6ms,支持100%占空比。采用高性能单梯度技术,XYZ轴同步达最大FOV。 3.射频系统:≥2个独立射频发射源(如TrueShape/Multitransmit),96通道接收,支持多部位专用线圈(含≥16单元膝关节线圈)。发射功率≥30kW,接收动态范围≥160dB,噪声系数≤0.5dB,具备全数字解调及实时射频能量监控。 4.计算机系统:主机:6核CPU(≥3.6GHz)、64GB内存、1TB存储,重建速度≥75000幅/秒(256×256矩阵)。 5.重建专用计算机:4核CPU、128GB内存、1TB存储,支持同步扫描重建。 二、先进技术特性 1.压缩感知技术:核心技术需原厂提供白皮书验证,支持心脏电影、DTI、4D Flow等高级应用。 2.多模态成像:覆盖神经/体部/血管/心脏等10大专科软件包,支持:弥散张量成像(DTI,≥256方向)、脑灌注/功能成像(BOLD)、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及CEST、DKI技术、心脏冠脉成像、心脏标记、心肌活性分析。 3.智能系统:一键进床智能定位(头部/脊柱/膝关节)、无接触生命体征监测、实时交互式扫描规划。支持半扫描、并行采集、K空间优化等节时技术,扫描效率提升50%以上。 三、临床性能优势 1.成像质量:最薄层厚:2D≤0.1mm,3D≤0.05mm;最短TR/TE时间(128矩阵):SE序列TR≤5ms,TE≤1.5ms。支持高分辨率内耳成像、全脊髓成像、单次屏气3D胰胆管水成像。 2.血管与功能成像:时飞法/流入法/动脉自旋标记(ASL)血管成像,支持磁敏感血管壁分析。4D Flow四维血流成像、心脏电影、心肌灌注/延迟强化。 3.科研支持:支持IVIM、IVIM后处理、T1/T2/T2*定量分析、纤维束追踪(DTT)等高级后处理。 四、配套要求 1.安装与运维:原厂3年保修+5年软件免费升级,标配精密空调、水冷机组、磁屏蔽工程(含观察窗/屏蔽门)。兼容设备:磁共振转运床、灭火器、金属探测器、双筒高压注射器、金属探测门。 2.后处理系统:独立原厂工作站,支持DTT纤维追踪、ASL脑灌注、IVIM后处理、图像拼接/融合。 3.零液氦消耗:降低运维成本,规避液氦断供风险。 4.多协议智能规划:一键完成全身扫描,减少技师操作复杂度。 5.安全防护:无管降噪耳机、防磁输液架、紧急呼叫系统,保障患者安全。 具体配置要求详见具体规格及技术参数。 三、具体规格及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 一、设备先进性总体要求 ▲1.1 主磁休:≥3.0T;配备工作站数量1台: ▲1.2 厂家技术完整性要求:核心部件的自主研发和生产能力,主磁体、梯度系统、梯度功率放大器、射频线圈等作为核心部件,为原厂生产,与磁共振整机为同一品牌,不得采用第三方产品替代。 ▲1.3 机型技术先进性要求:获得NMPQA认证。 二、梯度系统 2.1 梯度控制技术:水冷 2.2 梯度冷却方式:全数字实时控制 ▲2.3 最大单轴梯度场强度(工程值,XYZ轴同时到达,非矢量和,非有效值/非峰值,非performance值):≥60mT/m ▲2.4 最大单轴梯度切换率(工程值,XYZ轴同时到达非矢量和,非有效值/非峰值,非performance值):≥200T/m/s 2.5 最短梯度爬升时间:≤0.6ms 2.6 最大单轴梯度场强、最大单轴梯度切换率与最大FOV可同时达到:采用高性能单梯度技术 2.7 最大占空比:100% 2.8 屏蔽方式:主动屏蔽 2.9 梯度工作方式:非共振式 2.10 具备梯度降噪技术 三、磁体系统 3.1 磁场强度:3.0T 3.2 发射频率:≥123MHz 3.3 磁体类型:超导磁体 3.4 磁体材料:铌钛合金磁材料或高强度玻璃纤维 3.5 具备抗电磁干扰 3.6 磁体稳定性:≤0.1ppm/h 3.7 磁场均匀度: 3.7.1 10 cm DSV:≤0.005ppm 3.7.2 20 cm DSV:≤0.02ppm 3.7.3 30 cm DSV:≤0.07ppm 3.7.4 40 cm DSV:≤0.34ppm 3.7.5 50 cm DSV:≤2.3ppm 3.8 主磁场均匀度补偿技术 3.8.1 匀场方式:主动+被动 3.8.2 具备高阶匀场: 3.9 磁体重量(含液氦):不限制 3.10 磁体长度:≤181cm ▲3.11 病人检查孔径:≥60cm 3.12 磁体冷却方式:液氦制冷 3.13 液氦消耗率(正常使用下):零液氦消耗 3.14 液氦容积:≥1400L 3.15 冷头类型:4K 3.16 Z轴最大视野:≥50cm 四、射频系统 ▲4.1 独立射频发射源个数:具备≥2个独立射频发射源,如西门子提供TrueShape,飞利浦提供Multitransmit,GE提供MultiDrive,联影提供uTX,其他品牌提供相当或优于以上技术 4.2 每个射频源可独立调节射频脉冲的相位、波形、幅度 4.3 射频发射功率:≥30KW 4.4 射频功率放大器类型:数字接口 4.5 具备发射线圈免调谐 ▲4.6 单FOV下独立射频接收通道数:≥96 4.7 射频接收采样率:≥80MHz 4.8 接收动态范围(1Hz带宽):≥160dB 4.9 噪声系数:≤0.5dB 4.10 具备全数字解调及滤波技术 4.11 射频能量监控: 4.11.1 具备实时数字化射频能量监控 4.11.2 具备实时数字化射频能量短期积累监控 4.11.3 具备实时数字化射频能量长期积累监控 4.12 射频接收线圈及相关技术 ▲4.12.1 提供以下原厂(与整机同品牌)线圈:头部线圈1套,头颈联合线圈1套;脊柱相控阵线圈1套;乳腺专用线圈1套;体部专用线圈2套;膝关节专用线圈1套;肩关节专用线圈1套;手腕关节专用线圈1套;足踝关节专用线圈1套: 4.12.2 膝关节专用线圈独立线圈单元数≥16单元 4.12.3 肩关节专用线圈独立线圈单元数≥12单元 4.12.4 手腕关节专用线圈独立线圈单元数≥12单元 4.12.5 足踝关节专用线圈独立线圈单元数≥16单元 4.12.6 具备正交发射/接受体线圈 ▲4.12.7 提供大号柔性线圈1套,小号柔性线圈1 套,甲状腺专用线圈1套,颈动脉专用线圈1套 4.12.8 头颈联合线圈独立线圈单元数≥20单元;头部线圈独立线圈单元数≥32单元 4.12.9 脊柱相控阵线圈独立线圈单元数≥24单元 4.12.10 大号柔性线圈,可任意卷折使用,独立线圈单元数≥8单元 4.12.11 小号柔性线圈,可任意卷折使用,独立线圈单元数≥8单元 4.12.12 线圈接口数:≥4个,必须可同时接驳使用。 4.12.13 线圈联合扫描技术:投标机型可通过多个线圈联合扫描,实现一次进床完成全身检查 4.12.14 乳腺专用线圈独立线圈单元数≥16单元 五、计算机系统 5.1 主机CPU型号及主频:≥6核,≥3.6GHz 5.2 处理器位数:≥64位 5.3 内存容量:≥64GB 5.4 硬盘容量:≥1024GB 5.5 显示器分辨率:≥1920×1200 5.6 显示器大小及规格≥24英寸,专业级彩色显示器 5.7 重建专用处理计算机中央处理器:总核心数≥4核个,主频≥3.6GHz 5.8 重建专用处理计算机内存容量:≥128GB 5.9 重建专用处理计算机存储设备容量:≥1TB 5.10 重建专用处理计算机处理速度:≥75000幅/秒(256X256,100%矩阵) 5.11 最大采集矩阵:≥1024×1024 5.12 最大重建矩阵:≥1024×1024 5.13 具备同步扫描重建功能 5.14 具备集成式软件操作系统 六、后处理接口 6.1 具备软件控制照相技术 6.2 具备DICOM 3.0接口及与PACS网络连接(包括打印,传输,接收,查询,Worklist,MPPS等功能) 6.3 具备标准激光相机数字接口 七、扫描参数 7.1 X轴最大FOV:≥500mm 7.2 Y轴最大FOV:≥500mm 7.3 Z轴最大FOV:≥500mm 7.4 最小FOV:≤5mm 7.5 最薄层厚2D:≤0.1mm 7.6 最薄层厚3D:≤0.05mm 7.7 2D SE序列最短TR时间(128矩阵):≤5ms 7.8 2D SE序列最短TE时间(128矩阵):≤1.5ms 7.9 2D FSE序列最短TR时间(128矩阵):≤5ms 7.10 2D FSE序列最短TE时间(128矩阵):≤1.6ms 7.11 2D FSE序列最小回波间距(128矩阵):≤1.6ms 7.12 2D FSE序列最大回波链长度(ETL):≥512 7.13 2D GRE序列最短TR时间(128矩阵):≤0.69ms 7.14 2D GRE序列最短TE时间(128矩阵):≤0.22ms 7.15 3D GRE序列最短TR时间(128矩阵):≤0.69ms 7.16 3D GRE序列最短TE时间(128矩阵):≤0.22ms 7.17 EPI序列最小回波间距(128矩阵):≤0.39ms 7.18 EPI序列最短TR时间(128矩阵):≤10ms 7.19 最大弥散加权b值:≥10000 7.20 具备软件界面中英文切换 八、扫描技术与序列 8.1 自旋回波序列(FSE): 8.1.1 具备2D/3D快速自旋回波 8.1.2 具备组织弛豫时间测量自选回波序列 8.1.3 具备可选择角度的自旋回波序列 8.1.4 具备单回波、双回波、多回波技术 8.1.5 具备单次激发快速自选回波序列 8.1.6 具备脂肪抑制序列 8.1.7 具备快速脂肪饱和技术 8.1.8 具备水抑制序列 8.1.9 具备反转恢复(IR) 8.1.10 具备常规反转恢复序列 8.1.11 具备快速自由水抑制序列(FLAIR) 8.1.12 具备快速自由水抑制序列T1W成像技术 8.1.13 具备快速自由水抑制序列T2W成像技术 8.1.14 具备快速反转恢复序列(脂肪、水抑制) 8.1.15 具备短TI反转回波水脂分离成像 8.1.16 具备真实影像反转恢复序列(灰白质强对比成像) 8.2 梯度回波(2D/3D),包括多层面梯度回波(MPGR):T1和PD加权像;2D/3D去除剩余磁化梯度回波技术:2D/3D利用剩余磁化梯度回波技术:重T2加权高对比序列;3D梯度回波技术;快速稳态进动梯度回波(FIESTA或True FISP,必须提供2D及3D):超快速场回波序列;三维成像技术。 8.3 平面回波成像技术(EPI),包括单次激发平面回波成像技术、自旋回波EPI、梯度回波EPI、反转EPI、高分辨EPI采集。 8.4 神经系统成像技术 8.4.1 具备高分辨解剖成像 8.4.2 具备高分辨率内耳三维成像技术 8.4.3 具备全脊髓成像 8.5 弥散成像技术 8.5.1 具备实时弥散成像 8.5.2 具备多次激发DWI 8.5.3 具备单次激发DWI 8.5.4 具备自动采集处理 8.5.5 具备ADC-map 8.5.6 具备ADC值测量 8.5.7 具备各向异性采集 8.5.8 具备各向同性采集 8.5.9 具备可选优化B值 8.5.10 具备自动生成ADC图 8.5.11 具备矢状位弥散成像 8.5.12 具备ADC成像 8.6 血管成像技术: 8.6.1 具备时飞法技术(2D/3D) 8.6.2 具备流入法采集技术(2D/3D) 8.6.3 具备连续多层3D时飞法技术 8.6.4 具备动静脉分离成像技术 8.6.5 具备磁转移(MTC)对比技术 8.6.6 具备最大密度投影技术 8.6.7 具备可变反转角度射频技术 8.6.8 具备多层层面重建技术 8.6.9 具备2D/3D水成像技术(MRCP,MRU) 8.6.10 具备电影采集回放功能 8.6.11 具备实时互动最大密度投影技术 8.7 伪影消除技术: 8.7.1 具备流体补偿 8.7.2 具备呼吸补偿 8.7.3 具备流动校正梯度波形技术 8.7.4 具备区域饱和技术 8.7.5 具备卷积伪影去除技术 8.7.6 具备运动伪影消除技术 8.7.7 具备图像滤波增强技术 8.7.8 具备K空间降噪技术 8.7.9 具备环形伪影抑制技术 8.8 节时技术: 8.8.1 具备半扫描技术 8.8.2 具备全方向部分编码采集技术 8.8.3 具备矩形视野采集技术 8.8.4 具备三维重叠连续采集技术 8.8.5 具备并行采集重建技术 8.8.6 具备部分回波采集 8.9 其他成像技术: 8.9.1 具备短TR TE快速成像功能 8.9.2 具备三维定位系统 8.9.3 具备放射状片层定位技术 8.9.4 具备扫描暂停 8.9.5 具备可变带宽技术 8.9.6 具备预扫描技术 8.9.7 具备信噪比显示功能 8.9.8 具备静音扫描技术 8.9.9 具备实时交互式成像功能 8.9.10 具备磁共振实时定位 8.9.11 具备磁共振实时交互式参数改变 8.9.12 具备高分辨成像检查 8.9.13 具备组合扫描功能 8.9.14 具备水饱和技术 8.9.15 具备预饱和技术 8.9.16 饱和带数目:≥6 8.9.17 具备平行饱和带 8.9.18 具备伴随饱和带 8.9.19 具备脂肪饱和技术 8.9.20 具备信号平均技术,包含内模式和外模式 8.9.21 具备频率编码方向扩大采集 8.9.22 具备相位编码方向扩大采集 8.9.23 具备偏中心扫描技术 8.9.24 具备可变K空间填写方式 8.9.25 具备K空间快速采集 8.9.26 具备线圈灵敏度校正技术 8.9.27 具备肝脏动态增强技术 8.9.28 具备图像亮度均一化校正技术 8.9.29 具备自动中心扫描技术 8.9.30 具备图像插值放大技术 ▲8.10 具备高级临床应用软件包,包括神经成像软件包、胎儿成像软件包、体部系统软件包、骨关节成像软件包、肿瘤成像软件包、乳腺成像软件包、血管成像软件包、心脏成像软件包、妇产成像软件包、儿科成像软件包。 九、高级应用平台及软件 ▲9.1 压缩感知技术或以压缩感知为核心的技术:具备压缩感知技术,不可用其他技术如并行采集技术替代,提供datasheet(技术白皮书)证据。 9.2 具备波谱成像技术(MRS):单体素和多体素波谱 9.3 具备全身4D压缩感知动态增强成像技术 9.4 具备三维多体素波谱成像技术 9.5 全身3D压缩感知成像技术:具备 9.6 具备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支持幅值图、相位图、薄层块MinIP重建等多计算结果显示 9.7 具备全身2D压缩感知成像技术 9.8 具备体部磁敏感加权成像技术:快速对单层面完成采集并成像,获得组织的磁化率对比。 9.9 具备单次屏气3D胰胆管水成像技术 9.10 具备压缩感知心脏电影技术 9.11 具备弥散张量成像(DTI):弥散敏感梯度≥256个方向 9.12 具备脑灌注成像(Perfusion) 9.13 具备脑功能成像(Bold) 9.14 具备三维动脉自旋标记成像技术 9.15 具备动态增强血管成像技术 9.16 具备脂肪定量技术 9.17 具备虚拟弥散成像技术 9.18 具备小视野弥散成像技术 9.19 具备高级心脏成像技术 9.20 具备心脏标记技术 9.21 具备参数定量技术 9.22 智能定位与规划技术: 9.22.1 具备头部智能定位:无需激光定位,一键进床 9.22.2 具备脊柱智能定位 9.22.3 具备膝关节智能定位 9.22.4 具备智能多协议扫描规划 9.23 具备无接触式生命体征遥感技术 9.24 具备心脏冠脉成像技术 9.25 具备4D Flow四维血流磁共振成像技术 9.26 具备化学交换饱和转移成像技术CEST 9.27 具备磁共振扩散峰度成像技术DKI及其后处理 十、后处理工作站及高级应用后处理软件 10.1 具备独立原厂高级影像后处理工作站 10.2 具备灌注分析 10.3 具备弥散张量成像高级后处理及纤维束追踪技术后处理(DTI&DTT) 10.4 具备磁共振脑功能分析(BOLD) 10.5 具备波谱高级后处理 10.6 具备ADC定量后处理 10.7 具备T1&T2&T2*参数定量高级后处理 10.8 具备图像融合高级后处理 10.9 具备图像拼接高级后处理 10.10 具备动态分析 10.11 具备血管分析高级后处理 10.12 具备离线拟合b值 十一、其他高级应用技术及后处理 11.1 具备单次扫描多对比定量技术 11.2 具备高清血管壁成像及其智能后处理:需具备斑块分析功能 11.3 具备心功能分析 11.4 具备心流量分析 11.5 具备心肌活性分析 11.6 具备心肌灌注分析 11.7 具备IVIM及IVIM高级后处理 十二、病人检查环境 12.1 具备双向病人通话系统 12.2 具备防磁降噪耳机,可降噪并进行通话或音乐播放 12.3 具备检查通道通风系统,可在床旁调节 12.4 具备检查通道照明系统LED孔径照明系统,可在床旁调节 12.5 具备嵌入式触控显示屏,磁体外壳两侧各1个 12.6 具备患者生理信号监控系统,无线传输,在床旁显示器中可读取和监测呼吸、心跳、脉搏等生命体征。 12.7 具备床旁患者信息系统,床旁显示系统可读取患者个人信息及检查基本信息 12.8 具备床旁技师帮助系统,床旁显示系统可提供交互式帮助系统辅助技师完成扫描前准备工作 12.9 具备患者紧急呼叫装置,提供防磁气动报警球 12.10 检查床最大承重:≥227kg 12.11 检查床最低床位高度≤52cm 12.12 扫描床水平运动最大速度:≥20cm/s 12.13 扫描床长度:≥244cm 12.14 单次进床最大扫描范围:≥168cm 12.15 具备多站扫描自动移床功能 12.16 具备床旁紧急制动按钮:扫描床两侧各1个 12.17 具备防磁输液架 12.18 具备无管降噪耳机 十三、机房安装要求 13.1 具备线圈整理柜:防磁线圈柜。 ▲十四、原厂整机保修≥3年,提供系统、工作站等软件免费升级≥5年。 ▲十五、提供配套精密空调1套、配套水冷机组1套。 ▲十六、提供磁共振兼容的对讲系统1套、4路以上视频监控(循环录像时间超过1个月)系统1套。 ▲十七、提供磁共振兼容转运床1台、磁共振兼容轮椅1台、磁共振兼容灭火器1台、磁共振兼容消毒机1台、金属探测器1台、磁共振兼容双筒高压注射器1套。 ▲十八、提供配套磁共振机房磁屏蔽(包含磁体间、操作台观察窗和屏蔽门)。 四、售后服务 1.供应商负责送货上门,保障设备、人员安全及安装调试,安装前提供 相关的布局图和设计要求,培训采购人的操作人员至能完全独立操作、日常维护及承担以上所产生的相关费用。 2.质保期内提供7×24小时售后服务,仪器设备出现故障,在接到电话通知后,2小时内做出实质性响应(远程解决或做出预备维护动作),需维护工程师现场解决的,要求在24小时内到现场处理。 3.质保期内发生故障的设备如无法在24小时内修复,须保证年开机率95% 以上,否则供应商承担相应的损失。单次故障(不可抗力因素除外)维修时间超过20天仍无法修复的,采购人有权要求更换设备或赔偿。 4.质保期内每季度一次定期回访以及对设备维护。质保期满前1个月内供应商应负责对设备进行一次免费全面检查,如发现潜在问题,应负责排除,保 证设备正常运行。 5.投标产品必须是全新,且生产日期为1年内(签订合同之日计算)的产品。 产品包装必须是全新的合格产品,并按照原厂标准包装规格供货,不接受散装或 拆包装件。所有货物都提供中文说明书和详细装箱清单及质量合格证。 6.安装调试完成后,供应商对采购人提供1次或多次培训,使采购人的操作人员及工程人员熟练掌握全部功能及基本维修,相关费用包括在投标报价中,采购人不再另行支付。 7.供应商提供维护手册、维修手册、软件备份、故障代码表、备件清单。质保期外,无偿提供维修密码及所附软件在该项目的永久使用权。 8.供应商承诺的质保期内的所有售后服务,其中硬件的售后服务包括但 不限于硬件维护维修、配件更换、整机更换、提供替代品;涉及软件的,应用软 件的售后服务包括但不限于应用软件维护升级以及非结构性修改;供应商承 担质保期内售后服务所产生的费用。 9.供应商保证采购人能够合法应用该器械及相应服务。采购人在办理相关证件及验收等流程中,供应商必须提供所需的合法材料。 ? |
gz15 | 全飞秒激光手术系统 | 1 | 套 | 一、基本要求 屈光外科手术系统,应用于临床上对近视、远视和散光进行飞秒制瓣、全飞秒微透镜取出术、LASIK、LASEK、PRK、PTK手术和个体化精雕手术等达到矫正视力的目的。 二、配置要求 1、飞秒激光角膜屈光治疗机 2、准分子激光系统 3、CRS-Master手术计划软件 4、角膜生物力学分析仪 5、眼前节测量评估系统 三、具体规格及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 ▲1、临床应用功能:飞秒制瓣、飞秒微透镜取出术; 2、激光波长:≥1040nm; 3、标准软件:提供LASIK、LASEK、PRK、PTK 等治疗软件; 4、波长:≥190nm; 5、脉冲时间:220-580fs; 6、工作气体:内置一瓶氟化氩(ArF); 7、气体泄漏报警:具有氟气外漏探测报警及过滤系统; ▲8、双脉冲频率:250Hz和500Hz; 治疗速度快,500Hz治疗速度≤1.3秒/D; 9、工作距离:≤19cm; 10、跟踪频率:≥1050 Hz; 11、激光扫描方式:小光斑高速飞点扫描; 12. 光束特点:高斯光斑,光斑直径:≤0.7mm(FWMH),能量密度:≥180j/cm2; 13、激光发射频率:≥350KHz; 14、扫描中心定位:患者固视下角膜顶点; 15、角膜瓣厚度:80~220μm; 16、角膜瓣侧切角可调范围:45°~ 135° 17、角膜瓣蒂的位置:360°任意可调; 18、角膜瓣蒂的夹角:30 –90°; 19、负压吸引系统:低负压角膜吸引,负压吸引环只需装载一次,计算机控制自动一次性负压吸引,患者舒适性好;手术床具有自动负压反馈系统 ▲20、弧形负压吸引环:弧形曲面设计,符合人体角膜生理形状,可行三维立体切割; 21、可视操作:手术全程在全视野显微镜下观察操作; 22、人体角膜设计的接触镜,术中眼内压变化小; 23、裂隙灯:内置,直接进行手术评估;配备具有裂隙功能的手术显微镜; 24、运行环境:无需层流手术室,温度18~25 ℃,湿度30%~70%;环保设计,无需24小时开机,随时开机即可使用; 25、具备非球面节省角膜的切削模式,智能能量补偿,既可进行非球面切削,同时节省角膜组织; 26、治疗范围:-14D~+8D球镜,-6D~+6D柱镜; 27、治疗区:≤10mm; 28、瞄准光波长:532nm; 29、具有层流碎屑清除系统,能够及时清除消融的碎屑并保持角膜周围环境温度和湿度的稳定性,保证角膜周围的治疗环境处于最佳状态; 30、配置全球顶级五级变倍手术显微镜; 31、冷却方式:低噪音空气冷却; 32、激光腔:小型微陶瓷激光腔; 33、激光光路:真空密闭,无需要使用氮气等惰性气体; 34、具有自动瞳孔中心跟踪,辅助角巩膜缘跟踪; 35、跟踪系统:红外主动式; 36、显微镜:≥15寸液晶显示器; 37、能与飞秒激光联机使用,共用一张手术床节省患者治疗时间和手术室空间; ▲38、与飞秒激光联机,和飞秒激光数据可以共享; 39、电源:100-240V,单向50-60Hz,16A,功耗:1.6kw; 40、占地面积:≤3.14m*1.8m*1.49m 41、售后要求:准分子生产厂家须在国内有办事机构及售后服务团队,并提供厂家相应的资质,以确保长期、稳定的售后服务。 四、售后服务 1、售后服务:保修期≥1年,故障报修响应时间10分钟内,3小时内可到达现场。 2、产品设计使用年限:≥8年。 ? |
gz16-17 | 高清电子胃肠镜系统 | 2 | 套 | 一、基本要求及用途 用于消化道系统内镜下常规检查、精查及早癌的筛查等;并满足内镜下取活检、内镜下黏膜切除术(EMR)、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经口内镜下括约肌切开术(POEM)、内镜经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等多种内镜下手术要求。 二、配置要求 主机:图像处理装置1台; ?光源:内窥镜冷光源1台; 胃镜: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放大型)2条、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治疗型)1条; 肠镜:电子结肠内窥镜(放大型)1条、电子结肠内窥镜(治疗型)1条;电子十二指肠镜1条;超声小探头2个;高清晰度液晶监视器1台;专用台车1台; 三、具体规格及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 一、图像处理装置 1.支持HDTV、SDTV、数字信号输出、图像可采用1080P线图片信息有效扫描线(可选择RGB、YPbPr、SDI、DVI输出),保证输出高保真图像。 2.具有窄波光成像,利用两段窄波光照射可凸现粘膜下毛细血管和粘膜表面腺管开口等结构。 3. 具有自体荧光成像技术,可将光源输出并经粘膜反射的绿光和自体荧光自动分配到监视器的R、G、B通道形成自体荧光影像;可识别肿瘤性病变和正常组织。 4.具有血色素指数色彩强调功能,强调粘膜细微色彩改变,从而更易查明细微的病变改变。 5.具有自动亮度调节功能,根据视野明暗变化自动调节图像亮度。 6.测光模式分为三种,平均、峰值、全自动三种,保证任何时候都可获得良好的观察环境。 7.具有构造强调功能,能够突出细微结构的构造。 8.具有轮廓强调功能,能够突出病变部位范围和轮廓。 9.具有电子放大功能,将正常显示的光学图像放大≥1.8倍。 10.具有快速实时冻结功能,能从按下冻结之前的图像中挑选色差最少的图像显示出来。 11.具有图像记录和回放功能。 12.具备自动白平衡功能。 13.影像处理中心与冷光源分体具备独立的电源系统及散热系统。 14.具有患者数据录入功能,存贮≥50名患者资料数据。 15.具有数据存储功能:可通过机器缓存存储或者USB便携存储工具存储图片。 ?? 二、内窥镜冷光源 1.氙气光源,300瓦氙气短弧灯,无臭氧;可持续照明500小时,应急灯评价寿命500小时。 2.可经滤光片过滤后输出两种波长的窄波光用于照射黏膜以获得特殊光成像画面。 3.输出的特殊光波长:共两种波长, 4.照明光线颜色转换:通过切换专用滤光片得以实现,通过面板按键进行切换。 5.散热模式:强制冷空气散热,前方进冷风后方排出热风。 6.自动亮度调节模式:伺服光圈模式。 7.自动曝光:17档。 8.气泵具备4级压力开关(关,高,中,低)。 9.调光电缆在机器的后端,可通过数字信号输出模式与主机连接,减少信号的衰减。 10.可在有效降噪的同时,提高图像由暗到明的转化速度。 11.为可拆卸式水瓶加压,实现送水。 三、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放大型) 1、视野角度:140度(广角),95度(长焦); 2、视野方向:直视; 3、景深:7~100mm(广角),1.5-3mm(长焦)焦距范围可转换; 4、最小可视距离:距离先端部3mm(广角); 5、先端部外径≤9.9mm 6、插入部外径≤9.6mm 7、弯曲部角度:上210度、下90度;左100度、右100度; 8、钳子管道内径:2.8mm; 9、插入部有效长度:1030mm; 10、具有优良的光学放大性能; 11、图像质量:高清画质,保证内镜图像质量,有利于内镜诊断,更容易进行对焦; 12、具备附送水功能,能够有效的冲洗粘膜表层粘液,避免漏诊;能够迅速找到出血点,配合周边设备迅速止血。 13、防水连接,内镜与主机连接一步到位,无需内镜电缆,无需防水帽。 四、电子上消化道内窥镜(治疗型) 1、采购到货后,其至少可与科室保有的2套或以上主机向兼容,保证手术开台灵活性; ▲2、视野角度:140°;景深:3-100mm;最小可视距离:距离先端≤3.0mm;先端部外径 ≤9.9mm;插入部外径 ≤9.9mm;弯曲部角度:上210度、下120度;左100度、右100度;钳子管道内径≥3.2mm;插入部有效长度1030mm; 3、高频电兼容性能:可兼容 4、内镜信息记忆:内置记忆芯片,可存储相关参数及白平衡信息,可提示器械伸出方向。 5、遥控功能:按钮数量≥4个,可按需要将主机功能设置在任意一个按钮上,至少可遥控图像大小、图像强调、图像冻结四种功能; ▲6、具备副送水功能:内镜具备副送水管道(非附件管道),能连接内镜专用送水泵,可有效冲洗粘膜表面保持诊疗过程中消化道视野清洗。 7、采用了高分辨率CCD(光电耦合器),可实现高清晰画质。拥有3.2mm大钳道,插入附件的同时,能进行有效的吸引。是一款从常规诊断到治疗的多用途内镜。 五、电子结肠内窥镜(放大型) 1、视野角:170度(广角)、85度(长焦); 2、景深:7-100mm(广角);?1-2 mm(长焦); 3、照明方式:光导方式; 4、插入部外径≤11.8mm; 5、先端部外径≤11.7mm; 6、弯曲角度:上下各180度,左右各160度; 7、全长1655mm,有效长度1330mm; 8、钳子管道:≥3.2mm; 9、插入管具有独特的渐软型设计、插入管表面非常光滑,弹性和钢性好、送气、送水管道和活检管道分别独立清洗消毒,有效防止感染、具备副送水功能,插入附件,能进行有效吸引、激光兼容性:YAG,810mm二极管、可变硬度通过调节镜子的软硬度,提高插镜的效率,减少穿孔的风险; 10、具有光学放大功能,通过手动拉杆旋钮可进行焦距调节,实现细微结构观察、强力传导有助于以较小的力量向内镜先端部传导较强的力量、智能弯曲部位于常规弯曲部近端,当内镜先端部触及结肠壁时,此弯曲部将自动弯曲,可防止内镜先端卡在褶皱中,有助于顺利的插入,大大减少患者不适; 11、防水连接,内镜与主机连接一步到位,无需内镜电缆,无需防水帽。 六、电子结肠内窥镜(治疗型) 1、视野角:常规焦距模式140度(0度直视)。 2、景深:常规焦距模式5-100mm; ▲3、插入部外径≤11mm;先端部外径≤10mm;弯曲角度:上210度、下180度,左右各160度;全长1655mm,有效长度1330mm;钳子管道:≥3.2mm;最小可视距离距先端部4mm 4、导光束:三条,能提供高的亮度,避免钳子等器械产生阴影,影响视野。 5、插入性、操作性很好:插入管具有独特的渐软型设计;插入管表面非常光滑,弹性和钢性好; 6、镜身洗涤性能良好:送气、送水管道和活检管道分别独立清洗消毒,有效防止感染,消毒灭菌性良好:送水、送气、吸引按钮、清洁用具活检等器具均可高温、高压灭菌,减少了交叉感染情况的发生。 7、具备副送水功能,插入附件,能进行有效吸引。 8、激光兼容性:YAG,810mm二极管 9、强力传导功能有助于以较小的力量向内镜先端部传导较强的力量。 10、先端短弯曲设计,内镜在肠腔内操作的便捷性得以提高。提升内镜接近病变的能力。 11、防水连接,内镜与主机连接一步到位,无需内镜电缆,无需防水帽。 七、电子十二指肠镜 1、视野角度 ≥100° 2、视野方向:15° 3、景 ???深:5-60 mm; 4、先端部直径≤13.5 mm 5、插入部直径≤11.3 mm 6、钳子管道内径≥4.15 mm 7、弯曲角度:上120°、下90°、左90°、右110° 8、有效长度:1240 mm 9、导丝固定功能: 有 10、大钳道设计易于进行器械交换,兼容附件范围广,特别是内置V型槽的抬钳器设计,可以固定导丝,配合丰富的V式系统配件可实现单人操作,提高胆胰治疗效率,缩短检查时间,保护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 11、 抬钳器设有更大偏角的V 形槽,以更轻松牢固地固定导丝。 12、 内镜具有信息记忆功能。内镜中载有记忆芯片,能储存多项内镜信息。当内镜连接到图像处理装置上时,内镜信息会自动显示在监视器中,方便信息管理。 八、超声小探头 1、扫描方法:机械环形扫描 2、超声频率:20MHz 3、有效长度:2050mm 4、全长:2140mm 5、插入部:2.4mm 6、最大外径; 2.5mm 九、监视器 1.专业内镜监视器,为电子内镜及超声内镜专用监视器,与电子内镜同一品牌; 2.▲液晶面板:31.5寸,可与全数字信号兼容,提供稳定、无闪烁的超高清晰图像; 3.输入/输出信号: 1)4K端口:输入端口具有12G-SDI输入端口、Display Port、HDMI信号接口;输出端口具有12G-SDI输出端口; 2)2K端口:输入端口具有3G-SDI输入端口、DVI-D端口; 输出具备3G-SDI端口; 4.视野角度:178度(垂直和水平); 5.多种显示模式:画中画、画外画、克隆输出,能够同时查看不同的实时图像; 6.FLIP功能:可上下、水平(180度)翻转,为诊疗过程提供合适的图像显示和监视器布局; 7.分辨率/长宽比:3840X21600像素 /16:9; 8.对比度:1000:1; 9.色域:BT.2020/BT.09 10.色量:10.7亿; 11.背光源:LED 十、电子镜专用台车 1.上下左右可旋式支架,方便固定固定液晶显示器,方便操作者不同角度观察图像。 2.可升降支架,可同时悬挂两根镜子。 3.可调节底板,随时调整主机放置高度,以便配合周边设备同时配置。 ******医院的卫生要求.内置式电源,保证人身安全。 十一、售后服务 1.上门安装服务:免费送货上门,免费安装调试,免费培训;按国家标准实行“三包”。 2.保修政策:1)保修服务:提供终身;2)保修方式:上门维修、寄送修。 3.保修期:3年(从终端签收时间开始计算) 4.换货政策:若有质量问题,厂家无条件15天内换全新产品(从终端签收时间开始计算) |
gz26 | 4K高清神经内窥系统 | 1 | 套 | 一、基本要求 应用于神经外科内镜下的微创手术治疗。包括经鼻内镜颅底肿瘤如垂体瘤、海绵窦瘤等,硬脑膜内外的血肿清除术,脑积水、脑室囊肿、脑室肿瘤等神经外科手术。 二、配置要求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 1.4K荧光摄像系统主机.套.1 2.4K超高清模块.套.1 3.4K超高清摄像头.个.1 4.LED冷光源(含脚踏).套.1 5.4K3D医用监视器≥32寸.套.1 6.4K3D医用监视器≥55寸.套.1 7.55-58寸监视器底座.套.1 8.导光束.条.2 9.4MM 0度内镜.条.5 10.4MM 30度内镜.条.1 11.圆盘剥离子.个.1 12.双头剥离子.台.1 13.枪式双极电凝钳.把.1 14.双极电凝钳钳心.根.1 15.可伸缩镰状刀.把.1 16.5mm纵向刮圈.个.1 17.3mm纵向刮圈.个.1 18.可塑性3mm刮圈.个.1 19.可塑性5mm刮圈.个.1 20.鼻钳.把.1 21.咬切钳.把.1 22.反咬钳.把.1 23.取瘤钳.把.1 24.咬骨钳.把.1 25.上翘剪刀.把.2 26.直头剪刀.把.2 27.吸引管.根.1 28.上弯球头吸引管.根.1 29.下弯球头吸引管.根.1 30.单级电凝吸引管.根.1 31.双极电凝线.条.1 32.单级电凝线.条.1 33.上翘剪刀.把.2 34.左弯剪刀.把.2 35.机械臂.套.2 36.0°5.8mm荧光内镜.根.1 37.消毒盒.个.8 38.医用腔镜台车.台.1 三、具体规格及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 (一)4K荧光系统主机 1.内窥镜影像系统基于模块化设计,通过核心平台,使用户能够按照实际需求进行个性化配置不同模块,适应不同的手术需求。 2.输出分辨率不小于3840x2160p,50/60Hz。 3.图像色域范围BT. 2020、BT. 709。 4.可同时处理可见光波段及近红外光波段。 5.可通过脚踏或摄像头实现,荧光和白光模式的切换。 6.▲主机内置图文处理功能,可拍摄4K、全高清图片(3840*2160、1920*1080可选)和录制手术视频,并通过主机面板的USB外接设备进行存储。 7.可保存的图像格式为:JPEG;可保存的视频格式为:MPEG4 。 8.主机可同时处理两路图像信号,在同一监视器上实现标准画面与影像增强画面的对比显示。 9.可实现单平台双镜联合,一台主机可同时连接两个内窥镜摄像头,分辨率至少1080P,实现两幅不同内镜图像在同一显示器上分屏显示。 10.▲可根据手术需要,具备功能菜单按钮,一键即可实现动态调节画面亮度,暗处增亮,并降低反光等五大影像增强功能。 11.至少2种腔镜光谱分析处理模式,可提高对血管的辨识度。 12.可通过画中画功能实现至少4种同屏显示模式。 13.术野画面至少5级亮度可调。 14.术野画面至少3倍电子放大功能,至少7级可调,具备自适应缩放功能。 15.至少2种纤维镜图像优化功能。 16.术野画面可实现垂直、水平及180°翻转功能。 17.至少4 个USB接口,可连接数据存储介质、键盘、鼠标、脚踏开关、USB转ACC适配器等。 18.主机背板内置输出端口:DP数字端口≥2个,12G-SDI数字端口≥1个, DVI-D数字端口≥1个。 19.主机面板具有电气安全标识:医用设备电气安全CF级别I类防护,可用于心脏手术,可与心脏除颤设备搭配使用。 20.主机预设患者数据隐私保护模式。 21.可通过主机面板或菜单设置,一键调节白平衡。 22.内窥镜系统的核心平台可同时连接4K模块、3D模块、高清模块等,实现4K白光、4K荧光腹腔镜、4K荧光喉内镜、3D电子腹腔镜、3D电子鼻内镜、3D外视镜、3D4K荧光、高清电子软镜等功能。 23.具备SCB通讯接口,可与气腹机、光源等连接,可在菜单中进行远程控制:调整气体流量和压力,光源亮度等。 24.图像上可显示指针或网格。当显示指针时,使用者可向观察者展示操作区内的某一个特定点。可利用网格对监视器上显示的图像进行分区,以便向观察者展示某一特定区域内的病理变化。 25.可进行用户个性化菜单编辑、存储、调用,可根据术者使用习惯,预存术者常用参数。 26.智能化图形菜单,避免术野遮挡,设备连接后,将会立即显示操作菜单中的图标。未连接的设备显示为灰色。 27.可实现连接打印机即时打印功能。 (二)4K荧光摄像头 1.采集像素:摄像头像素不小于3840 x 2160。 2.重量≤260g,握持轻便。 3.图像传感器至少两个CMOS设计,可同时采集可见光波段及近红外光波段。 4.图像格式为16:9,图像刷新率50Hz/60Hz。 5.具备四种荧光显影模式:重叠荧光模式(绿/蓝可选)、黑白荧光模式、强度导航模式等。 6.全数字化摄像头,图像在摄像头端完成数字化处理,全程数字化影像传输。 7.调焦环为不可拆分设计,确保图像稳定性和一致性。 8.可通过摄像头按键控制气腹机、冷光源,并可实现与一体化手术室设备连接控制。 9.摄像头2个按键可设置不少于4种快捷键,可预设功能至少包括术野录像、拍照、打印、白平衡、亮度、色彩、荧光显影模式等。 10.电气安全:医用设备电气安全CF-1类,可用于心脏手术,可与心脏除颤设备搭配使用。 11.支持环氧乙烷、低温等离子、2.4%戊二醛等至少十种消毒灭菌方式。 12.可搭配高压灭菌适配器,实现在无菌条件下更换内窥镜。 13.与主机为同一品牌 (三)4K3D医用监视器 1. ≥32寸医用级3D4K监视器; 2. 4K分辨率不低于3840 x 2160,宽高比16:9; 3. 色域:BT. 2020/ BT. 709; 4. 视角:178°/ 178°; 5. 重量≤13.2kg 6. 亮度≥700cd/m2 7. 对比度≥1350:1 8. 输入信号:DP、12G-SDI、3G-SDI、HDMI、DVI; 9. 输出信号:DP、12G-SDI、DVI; 10.输入信号:DP、12G-SDI、HDMI; 11.输出信号:DP、12G-SDI。 12.防护等级至少IP32。 (四)55寸4K3D医用监视器 1. ≥55寸医用级4K 3D监视器; 2. 分辨率不低于3840 x 2160,宽高比16:9; 3. 色域:BT. 2020/ BT. 709; 4. 视角:178°/ 178°; 5. 在显示3D图像时,具有视差调节功能,能根据用户 需求调节3D图像立体感; 6. 支持多种3D图像输入格式,包括逐行、左右、上下 格式; 7. 双屏显示功能,包括画中画、画外画模式等; 8. 输入信号:HDMI、3G-SDI、DVI; 9. 输出信号:3G-SDI、DVI; 10. 4K输入信号:HDMI。 (五)医用荧光冷光源 1.具备NIR/ICG显影技术。 2.色温约5700K。 3.LED灯冷光源,功率不小于400W。 4.灯泡寿命大于30000小时,灯泡寿命预警。 5.具有SCB集总控制功能,可实现光源亮度自动调节; 6.具有待机键,可一键开启或关闭照明; 7.彩色触摸屏设计,方便显示与控制; 8.具有防眩光功能,对使用者眼睛起到防护作用。 9.色温接近日光,光强度可连续调节。 10.导光束:直径3.5 mm,长度≥230cm,安全锁扣功能。 11.▲电气安全:医用设备电气安全CF-1类,可用于心脏手术,可与心脏除颤设备搭配使用。 12.与主机为同一品牌 (六)经鼻颅底内镜及器械技术参数(▲内镜及器械与主机为同一品牌) 1.内镜技术特点: 1)霍普金斯柱状晶体内镜,广角,0°(2条),30°(1条),直径 4 mm,有效工作长度 ?18 cm,镜身带颜色标识,方便选择使用。 2)▲蓝宝石镜面,图像无球失真,平面图像,超广角,大视野,可浸泡、气熏或高温高压消毒; 3)镜体内外多层涂层,双层外管,增加光亮度; 4)内镜光纤接口整合多个适配器,可拆分设计,兼容其他品牌导光束; 5)镜子具有可配重复使用冲洗鞘功能,方便术中清洗镜身前端,无需术中多次取出清洗, 2.锋利型剥离子,圆形压舌板,头端 45 ° 上弯,规格 3 mm,带有圆形手柄,长 23 cm 3.剥离子,双头,半锋利半钝形,有刻度,长 26 cm 4.双极电凝钳,头端1mm,45°上弯,垂直闭合,长20cm 5.双极电凝钳钳芯,尖头,直 6.镰状刀,微小的弯曲,带圆形手柄,长 21.5 cm. 7.环形刮匙,纵向型,内径 5 mm,头端 45° 成角,长 25 cm 8.环形刮匙,纵向型,内径 3 mm,头端 45° 成角,长 25 cm 9.环形刮匙,可塑形,内径 3 mm,头端 45° 成角,长 25 cm 10.环形刮匙,可塑形,内径 5 mm,头端 45° 成角,长 25 cm 11.鼻钳,直角,1号,有效工作长度 ?13 cm 12.粘膜咬切钳,非常有力,力量传导均匀,0号,有效工作长度 ?13 cm 13.反咬钳,上沿后切口,有效工作长度 10 cm 14.取瘤钳,杯状钳口,直径 2.5 mm,直型,有效工作长度 18 cm 15.组织活检及抓钳,垂直闭合,头端可塑形,有效工作长度 18 cm 16.咬骨钳,向上前成角 60°,大小 2 mm,有效工作长度 17 cm 17.剪,精细型,上翘,有效工作长度 ?18 cm 18.剪刀,精细型,直的,有效工作长度 ?18 cm 19.吸引管,10 Fr.,可塑形, 带有加长的控制孔,LUER接口,有效工作长度 ?15 cm 20.吸引管,弯角,球形末端上弯,带握柄及控制孔,LUER锁 21.吸引管,弯角,球形末端下弯,带握柄及控制孔,LUER锁 22.绝缘吸引管,外径 3.5 mm,弯角,有效工作长度 17 cm 23.双极高频电缆,用于电凝器,长 300 cm 24.单级高频电缆,带4 mm插头,用于高频单位,长 300 cm (七)机械臂(▲与主机为同一品牌) 1.旋转插座以固定到手术台上,适配于欧洲和美国标准手术床的扶手,有侧面夹持装置 2.支臂,加固形,L型,有一个机械中心夹以便控制所有5个关节,高度48 cm,操作范围52 cm 3.夹口,金属,用于所有内镜,夹口范围16.5 到23 mm,带快速连接器KSLOCK (凸形) (八)荧光内镜 1)采用HOPKINS柱状镜体技术 2)视向角0°,直径5.8mm,集成光纤传输 3)镜体长度18cm 4)可高温高压消毒 5)有效景深3mm-150mm。 四、售后服务 1、按国家有关产品“三包”规定执行“三包”,质保期自货物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12个月的原厂质保及售后服务,质保期满后,终身维护。 2、负责送货上门,安排技术人员负责现场安装并调试合格,负责现场培训2~3名人员至掌握设备操作及日常维护,并承担相应费用。 3、质量保证期内上门维修、更换配件并承担相应费用。 4、每年至少进行1次定期回访以及对设备保养并承担相应费用。 5、质量保证期内,免费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处理解决货物出现的质量及安全问题,免费包换或保修,并承担一切费用。 5、超过质量保证期的货物,提供终生维修、保养服务,维修时只收部件成本费。提供维护手册、维修手册、软件备份、故障代码表、备件清单。 |
gz27 | 外视镜手术系统 | 1 | 套 | 一、基本要求 应用于神经脊柱手术:由于神经血管结构相对简单且术野相对较浅,适合进行外视镜手术治疗。外视镜镜体与术区距离较手术显微镜远,易于操纵,可以更高效进出手术区域,特别适合需要复杂固定器械、植入物使用及术中频繁透视检查的手术。 颅脑手术:对于某些表浅的颅脑手术或需要术者以一种不舒适的姿势进行较长时间手术的术式,外视镜系统也具有一定优势。 二、配置要求 序号.名称.单位.数量 1.3D影像连接模块.套.1 2.LED冷光源.根.1 3.3D外视镜.个.1 4.外视镜用无菌套.套.1 5.3D眼镜.副.6 6.控制器.把.2 7.3D镜镜夹.个.1 8.旋转插座.个.1 9.固定架.条.1 10.落地机械臂.套.1 11.导光束.条.2 12.6°脑室镜.根.1 13.操作鞘.个.1 14.鞘芯.个.1 15.双极电凝棒.根.1 16.双极电凝线.条.1 17.机械臂插座.个.1 18.固定架.个.1 19.金属镜夹.个.1 20.消毒盒.个.3 三、具体规格及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 (一)3D影像模块 ▲1、采用系统平台化与功能模块化技术,连接至模块化摄像主机块实现3D影像功能功能。 ▲2、可通过同一个摄像平台同时连接两个影像模块,实现两幅不同腔镜图像在同一显示器分屏显示,实现“单平台双镜联合”功能。 (二)3D外视镜 * 1、工作距离:20-50cm,为操作者提供足够大的操作空间。 * 2、图像校准旋钮旋转角度-90°~90°,范围达到180°,满足不同拍摄角度的需求。 ??3、重量不高于950g,可通过气动臂或落地式机械臂控制,方便术中操作。 ??4、可实现通过外视镜按键控制气腹机,冷光源等。 ??5、外视镜3个按键可设置不少于4种快捷键,可预设功能至少包括术野录像、拍照、打印、调节白平衡、亮度、AEL功能等。 ??6、电气安全:医用设备电气安全CF级别I类防护,可应用于心脏设备。 ??7、导光束与外视镜连接可拆分式设计,有效降低维修成本。 ? (三)控制手柄 1、轻灵小巧,重量轻,通过L型机械支臂安装并固定于便于操控位。 2、控制手柄具有不少于6个自由度的控制旋钮,可以控制3D电子镜实现术野画面的调焦、放大、缩小、以及移动与选择放大区域。 3、控制手柄具有4个编程按键,可设置不少于4种快捷键,可预设功能至少包括术野录像、拍照、打印、调节白平衡、亮度、AEL功能等。 4、控制手柄具有2个按键用于菜单导航,实现用户菜单的调用与退出。 5、控制手柄通过USB接口与3D摄像主机连接,安装简易方便。 (四)落地式机械臂 1. 落地式机械臂可通过不同镜夹安装3D 外视镜,采用多关节控制实现精准定位。 2. 落地式机械臂具有 5 个关节并可以通过对应的锁紧旋钮进行锁紧固定。 3. 落地式机械臂安装在地面上且可移动,不占用手术床上空间,方便手术操作。 4. 带有高度调节功能,通过脚踏板调节,满足外视镜不同工作距离要求。 5. 带有配重调节功能,配重范围为 0.5-2.5kg,通过顺时针旋转六角旋钮可以增大配重,逆时针旋转六角旋钮可以减小配重 (五)脑室镜 1.脑室镜,6度,外径6.1mm,长18cm,工作通道2.9mm,冲/吸通道1.6mm 2.操作鞘,用于脑室镜,外径6.8mm,工作长度13.3cm 3.鞘芯,用于操作鞘 4.支架,可高温灭菌,组成:旋转插座,以固定到手术台上,适配于标准手术床的扶手,有侧面夹持装置可调节关节支架的高度和角度;L型,有一个机械中心夹以便控制所有5个关节,高度48 cm,操作范围52cm,含金属夹,夹持范围16.5 – 23 mm,带有快速连接器 KSLOCK(凸形),与所有内镜配合使用 (六)LED冷光源 1. 色温约5700K。 2. LED灯泡300瓦,寿命≥30000小时。 3. 具有SCB集总控制功能,可实现光源亮度自动调节。 4. 具有待机键,可一键开启或关闭照明。 5. 触摸面板设计,方便显示与控制。 6. CF一类认证:最高级别的医用电气安全标准,可用于心脏手术 四、售后服务 1、按国家有关产品“三包”规定执行“三包”,质保期自货物验收合格之日起计算:主机及镜子12个月,器械3个月的原厂质保及售后服务,质保期满后,终身维护。 2、负责送货上门,安排技术人员负责现场安装并调试合格,负责现场培训2~3名人员至掌握设备操作及日常维护,并承担相应费用。 3、质量保证期内上门维修、更换配件并承担相应费用。 4、每年至少进行1次定期回访以及对设备保养并承担相应费用。 5、质量保证期内,免费提供技术支持;负责处理解决货物出现的质量及安全问题,免费包换或保修,并承担一切费用。 5、超过质量保证期的货物,提供终生维修、保养服务,维修时只收部件成本费。提供维护手册、维修手册、软件备份、故障代码表、备件清单。 |
gz30 | 皮秒激光治疗仪 | 1 | 套 | 一、基本要求及用途 该设备在临床上祛除蓝色和黑色纹身及治疗真皮良性色素增加性疾病,治疗雀斑,治疗表皮良性色素增加性皮肤病。 二、配置要求 1、多波长皮秒激光治疗仪主机: 1台 2、导光臂1根 3、手柄1套 4、手柄取景器4个 5、手柄取景器镜片10片 6、手柄取景器镜片密封圈10个 7、医生防护眼镜 2副 三、具体规格及技术参数 主要技术参数: 1、激光器类型:Nd:YAG ★2、波长:至少包含1064nm+532nm双波长,可升级三波长 3、脉宽级别:皮秒 4、激光脉宽 ▲4.1 ?1064nm脉宽: 290-500PS 4.2、532nm脉宽: 240PS-400PS 5、激光输出最大能量 ▲5.1、1064nm激光最大输出能量:≤400mj 5.2、532nm激光最大输出能量: ≤200mj 6、激光输出最大峰值功率 ▲6.1、1064nm激光输出最大峰值功率:≥1.35GW 6.2、532nm激光输出最大峰值功率:≥0.7GW ▲7、光斑尺寸:2mm-10mm可调,步进1mm 8、脉冲重复频率:1HZ~10HZ可调,步进1HZ ▲9、1064nm激光输出最大能量密度:≥12J/cm2 10、532nm激光输出最大能量密度:≥6J/cm2 11、输出能量密度:2mm-10mm独立可调 12、光束输出模式:多模式 13、脉冲输出方式:单脉冲和重复脉冲可选 14、激光输出发散角:<0.3rad 15、瞄准光 15.1 瞄准光波长:≥650 nm 15.2 瞄准光功率:<3.5mW 16、开机预热时间 ≤2分钟 17、激光传输系统:带手柄的导光臂 18、图形化用户界面,彩色触摸屏 19、激光控制模式:脚踏开关控制,且寿命不小于25000次 ▲20、设备使用年限≥8年 21、设备重量:≥120Kg 四、售后服务 1.上门安装服务:免费送货上门,免费安装调试,免费培训; 2.保修政策:一年2次上门维修检测保养服务。 3.主机保修期:12月(从设备安装调试合格后开始计算) |
【1】凡本网注明来源:"今日招标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于今日招标网,转载请必须注明机今日招标网,违反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2】本网转载并注明自其它来源的作品,是本着为读者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时,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作品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3】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一周内与本网联系。
每天提供100000+条招投标采购信息,随时掌握最新发布的商机,实时更新
打开微信扫一扫完成付款